蒸发操作中由于使用的蒸发设备及所处理的溶液不同,出现的事故也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。下面小七就列出一般的操作事故和处理方法,让大家对常见故障多多熟悉,再遇到故障时能轻松处理!
1、高温腐蚀性液体或蒸汽外泄
泄漏处多发生在设备和管路焊缝、法兰、密封填料、膨胀节等薄弱环节。
产生泄漏的直接原因多是开、停车时由于热胀冷缩而造成开裂;或进是因管道腐蚀而变薄,当开、停车时因应力冲击而破裂,致使液体或蒸汽外泄。
要预防此类事故,在开车前应严格进行设备检验,试压、试漏,并定期检查设备腐蚀情况。
2、管路阀门堵塞
对于蒸发易结晶的溶液,常会随物料增浓而出现结晶,造成管路、阀门、加热器等堵塞,使物料不能流通,影响蒸发操作的正常进行。
因此要及时分离盐泥,并定期洗效,一旦发生堵塞现象,则要用加压水冲洗,或采用真空抽吸补救。
3、蒸发器温度过高排除方法
(1)可能是膨胀阀开度过大,进入蒸发器中的制冷剂过多,在蒸发器中不能完全蒸发,多余液体占去一部分热交换面积,传热面积减少,收进蒸发温度高,应根据冷量适当调整膨胀阀开度。
(2)另可能是冷凝温度过高引进蒸发温度升高,因为冷凝温度升高时,压缩机的压缩比增大,吸气系数减少,气体比容增大,致使蒸发温度升高。
4、蒸发温度过低
(1)可能是膨胀阀开度太小或膨胀阀堵塞。那么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太少,部份转热面积没有制冷剂吸热蒸发,出来的气体不足压缩机吸气的要求,蒸发器内气体比容减少,压力下降,蒸发温度降低,应根据准是适当调整膨胀阀的开度。
(2)制冷剂代液量不足,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很少,造成部分表面积不能发挥热交换的作用。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很容易蒸发,但不能满足压缩机吸气要求,导致蒸发温度下降,应按设计说明书的数量加入制冷剂。
(3)蒸发器冷冻水温度太低,甚至冻结,主要是冷冻水循环量太少,应根据需要增加冷冻水的循环量太少,应根据需要增加冷冻水的循环量,并检查水泵。
5、
蒸发器出现漏孔应怎样维修 对于蒸发器复合铝板式的蒸发器出现的漏孔,补焊时,要先将蒸发器漏孔的四周清理干净,再按照以下方法修补:
1、将铝与锡熔化铸成2毫米粗的铝锡焊条,再用三百瓦的电烙铁将铝焊锡条熔化,同时在漏孔处,加热与摩擦同时进行。
2、清除废弃的电路板铜层,再将剩下的环氧树脂板磨成粉末,并过筛后与松香粉混合制成焊剂。在漏孔的四周放少许焊剂,再在有漏孔的地方摩擦电烙铁与焊条,就可以焊牢漏孔。
3、将自凝粉与自凝水按10:6调和,等几分钟后,将少许调和液抹在漏孔的地方即可。
4、先取百分之一稀磷酸溶液将漏孔四周处理干净,片刻之后涂层三氯化铁,1分钟以后,用一百瓦电烙铁进行补焊,焊补好后将残留的助焊剂处理干净。
对于蒸发器铜管式蒸发器,泄漏通常都出现在焊接的地方,找到漏孔以后,应及时补漏。
对于展示柜蒸发器不用拆卸就可以补漏的蒸发器,补焊前,要先剪开展示柜蒸发器压缩机上的封口,并对展示柜蒸发器稍微加热,使展示柜蒸发器内制冷剂产生的蒸汽从封口处排出。补焊时,要用银枪焊,而且通常都是用小号焊枪及焊嘴,同时火焰不能太强,并尽可能地缩短补焊时间,且动作迅速准确补漏,防止加热时间过长导致展示柜蒸发器大面积变形。
6、三效真空蒸发器易出现的故障?
(1)冷凝水倒灌:冷凝器用的冷凝水如果不能排入水池中,而倒灌入三效真空蒸发器,不仅造成真空度降低,而且三效真空蒸发器的浓碱被冲淡,使操作运转无法进行;更严重的是冷凝水例灌入真空泵后,由于汽缸与活塞间的冷热不等、受热不匀会造成真空泵裂损的事故。
冷凝水例灌的原因主要是冷凝器和冷凝水排出管堵塞或漏气,堵塞的情况尤其在射水式冷凝器中容易产生。
因此,发现冷凝水倒灌时,必须立即停车检查原因,应在排除故障后再开车。此外,冷凝器及冷凝水会排出管内的水垢,必须定期清除。
(2)冷凝水带碱:冷凝水带碱,不仅污染水质,使冷凝器的应用受到限制,同时还将浪费大量烧碱。
冷凝水带碱的原因主要有两个,一是液面过高,碱沫随二次蒸汽进入次一效加热室,这种带碱的二次蒸汽冷凝后就会造成冷凝水带碱;另一原因是加热室内钢骨裂损,造成冷凝水带碱。
冷凝水必须经常用酚酞试剂检查带碱情况,发现带碱后应仔细寻找原因。对于第一个原因,操作上应注意控制液面,同时尽可能在蒸发室顶部和二次蒸汽管中加装捕液器;对于第二个原因,应将裂损的钢管封闭或调换。
(3)蒸发效率低:蒸发效率低的原因很多,主要是加热室积垢过厚,降低了传热系数,或由于蒸发器泄漏,真空度降低,或由于新鲜蒸汽供应不正常,抑或由于冷凝器冷凝水温太高等造成。总之,应该对其体情况进行其体分析,对症下药,才能改善蒸发效率低的现象。
7、蒸发器内有杂音的原因及处理方法
蒸发器内有杂音的发生原因:加热室内有空气;冷凝水排水不畅;部分加热管堵;加热管漏;蒸发器部件脱落。处理方法:打开冷凝水放空阀;检查管路,疏通;清洗;停车处理。
以上主要是蒸发器中的一些主要故障排除方法。但是在实际工作中,也会出现种种故障,应根据整个系统的工作环境及工作条件采取适当的方法排除。